由于社会的发展,疾病谱在不断地变化。有报告估计,美国有5000万人因脑受侵袭而患病或致残,其治疗和康复费用高达3050亿美元。显然学科的发展和临床的需要,都期待着神经科学有更大的发展。
中国传统医学对脑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,内容是十分丰富的。虽然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去看,这些内容比较抽象,如《灵枢·经脉篇》曰:“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脑髓生。”《医学入门》曰:“脑者髓之海,诸髓皆属于脑。”《指玄篇·修仙辨惑论》曰:“是以头有九宫,上应九,中间一宫谓之泥丸,又曰黄庭,又名昆仑,又名天谷,其名颇多,乃元神所住之宫,其空如谷,而神居之,故谓之谷神,神存则生,神去则死,日则接于物,夜则接于梦,神不能安其居也。”但是由于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,能使之在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指导下,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,因而能取得较好的疗效。中医学在对脑的生理认识中非常重视“神”的概念。认为脑主神明,脑为元神之腑,强调神是思维意识、精神活动的全部体现。在脑的功能方面,认为它是清阳之腑,主升,喜清恶浊;喜盈恶亏;喜静恶扰。明代张介宾的《类经》曰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升于头,以成七窍之用,故为精明之腑。”脑与五脏的关系密切,尤其是心、肝、肾。故心被认为是“五脏六腑之大主,精神之所舍也”。在中医学中,心具有主血脉和主神明的两大功能。肝主疏泄,喜条达恶抑郁;肝主怒、主筋,与神经和精神之关系都十分密切。肾藏精,肾精亏损可发生一系列精神症状。对脑的病理认识,中医认为脑病可由内伤和外感及痰所致。所谓内伤,主要指七情不协调而引起多种神经精神疾病。外伤主要指六淫,认为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均可引起脑的疾病。痰和瘀也是导致脑病的常见因素。随着中医学的发展,脑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着脑的功能和病理及辨证论治的应用上,不断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,以图取得可重复的稳定疗效,并尽可能地阐明机制。鉴于医学模式的改变,中医脑病学在生物、心理、社会、医学模式中将有更大的发展。